摘要:在五月2017年,新型电话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威胁着人们的财产安全。这些诈骗手段包括假冒客服、虚假中奖信息、冒充公检法等。为了防范这些诈骗,我们需要提高警惕,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语,及时挂断陌生来电,保护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让我们一起守护自己和他人的财产安全。
伪装公安、银行等机构的诈骗电话
诈骗分子利用假冒的公安、银行等机构电话号码,以涉及案件调查、信用卡透支等理由,诱骗受害人泄露个人信息或转账汇款,他们往往能准确说出受害人的个人信息,使受害人信以为真,遇到此类情况,我们要保持冷静,不要泄露个人信息,通过官方渠道核实情况。
冒充客服的诈骗电话
诈骗分子通过电话冒充电商平台、快递公司等客服人员,以商品质量问题、快递丢失等理由进行诈骗,接到客服电话时,我们要务必核实对方身份和所提及的问题,不要随意透露个人信息和银行账户信息。
短信链接诈骗电话
通过发送含有恶意链接的短信,诈骗分子诱导受害人点击链接,进而获取个人信息或传播病毒,部分短信还伪装成银行、运营商等发送的提示信息,骗取受害人拨打假冒的客服热线,收到短信时,我们要仔细核对发送方信息,不轻易点击链接,如有疑问,可直接拨打官方客服电话进行咨询。
亲情诈骗电话
诈骗分子通过电话冒充子女、亲友等身份,以突发紧急情况、急需资金等理由进行诈骗,面对这类诈骗手段,我们要保持冷静,核实对方身份和所述情况,避免上当受骗。
虚拟货币投资诈骗电话
随着虚拟货币的兴起,诈骗分子利用虚拟货币投资进行诈骗活动,在投资虚拟货币时,我们要谨慎选择合法平台,了解投资风险,避免盲目投资。
面对这些新型电话诈骗手段,我们提出以下防范建议:
1、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和账户信息;
2、接到可疑电话时保持冷静,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信息;
3、提高金融安全意识,了解投资风险;
4、及时报警,如发现上当受骗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
面对新型电话诈骗手段,我们要保持警惕,加强防范意识,通过了解各种诈骗手段并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我们可以有效避免上当受骗,让我们共同努力抵制电话诈骗共建和谐安全的社会环境,同时提醒大家要时刻关注通讯安全相关的新闻和提醒信息以便及时了解和应对最新的诈骗手段。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